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行业要闻

培育壮大数字视听、服务乡村振兴的破局之路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发布日期:2024-11-12 08:57

  
字体:【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数字视听是连接千万农户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助推乡村振兴的责任使命。近年来,各地广电积极推动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和智慧广电网络改革创新,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广电视听特色的赋能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工作需要在深入分析总结前期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发展对策,更好地培育壮大数字视听事业产业,全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

一、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底座,搭建数字视听“一体两翼”,提升数字视听服务承载能力

 随着中国广电“全国一网”整合和县级融媒体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地进一步发挥“县级融媒体+县级广电网络”协同效应,让县广电网络公司和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承担起数字视听建设的“一体两翼”。要加大农村广电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提升农村广电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数字视听优势,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通过信息惠农、品牌强农、消费富农等方式,展示特色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不断彰显特色、提升成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广电力量。

 基于目前智慧广电项目多数以各地自主建设为主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基层智慧广电项目建设,提升数字视听服务承载能力。探索建立基于广电网络的国家级和省级党务、政务、商务、服务共建共享体系。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县为试点,探索共建共享数字化、智慧化平台服务的可行路径,研究建立通用的平台能力和标准应用,并向其他县(市、区)复制推广。二是需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整合地方各个平台建设资金是一条可行的实现路径。结合各单位各部门数字化、信息化业务平台建设任务及要求,加强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提升广播电视智慧化水平,支持智慧广电参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借鉴前期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汇总和提炼,扩大复制应用示范场景建设。

二、促进媒体融合传播,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多地在县级广电视听领域加强精准施策,以改革创新促进媒体融合传播,将县级广播电视台、政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等统一打造为融媒体综合平台,纷纷形成“电视+广播+手机报+网站+新媒体”的基本构架,完善全媒体传播矩阵。主攻台网互动传播,重点从“新媒体突围”,围绕阵地建设和内容生产,找到符合新媒体传播和移动阅读习惯的风格内容,以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为主题打造爆款视频作品。

 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宣传主渠道作用,有效打通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多地利用5G智慧电台AI音频播发技术等方式,通过转播“学习强国”平台《每日金句》栏目内容、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栏目,有声有色做好主流舆论宣传工作。

 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加有地域特色的数字视听内容供给。打造地域数字视听节目品牌,深入挖掘地域性的历史文化资源,聚焦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丰富优化节目内容,开设“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本地化民生节目,自主定制地方方言广电节目,用“乡言土语”版的优质内容传遍千家万户,保障数字视听精品化内容供给。

 打造数字视听精品,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聚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山乡巨变,推出反映乡村新气象、新变化的精品力作。

三、夯实广电网络新基建平台,促进乡村现代化治理

 基于广电网络为新基建平台,地方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结合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视听发展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丰富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应用。如“数智农场”推动景村融合、农旅融合、智慧融合;“一键就医”强化农村地区“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的智慧体验;“强国TV”陪伴社区、农村党员开展理论和时事学习;“本地圈”等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本地资讯和就业、交友等实用资讯,让智慧广电网络以崭新姿态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构建县域政务服务新平台。如在地方APP首页首屏开辟问政栏目,链接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民热线,实现资源共享和平台互动,提供优质服务,24小时满足用户交互需求。

 打造地域应急广播品牌。多地基于应急广播(视播一体)体系基础设施,在防溺水、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等应用场景上做功课,发挥广电网络优势,打通智慧安防小区、雪亮工程等后台,更新探头、音柱、喇叭,实现“1+1>2”的实效。在县级分平台层面,动员应急、水利、国防等部门结合业务工作自制优质内容,进一步发挥应急便民主声道作用;在乡镇、村层面,设立试点让基层的声音响起来,让群众的声音响起来。积极推动完善和拓展应急广播体系功能建设,实现信息联通、数据联通、系统联通。与公安、交通、消防、林业、应急等部门横向联通,对接户外大屏等区域广播设施,推动应急广播视播一体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进公共场所,实现 “可看、可喊、可管、可控”,有力提升“安全预警+公共广播”能力。

四、聚焦地域产业特色,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视听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最活跃力量、主要板块和重要引擎。数字视听产业成为激发县域数字经济的新活力,是加快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价值元素和场景标配。

 不断下沉“直播+短视频”内容,将乡村生活搬上“主流荧屏”,发挥影像传播新效能。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地缘接近的优势,在涉农垂类领域精准发力,构建乡村电商网络,助力“山货出山”,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定制服务。

 发挥数字视听新经济业态作用,助力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体系。多地打造数字化农业种植智能生产示范区,建成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系统,做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实现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农事管理,打造可溯源的绿色安全的“产地IP”,提升地域农副产品品牌价值。

 以数字视听激发乡村文旅动能。广电赋能文旅发展受到地方的重视,打造“广电+文旅”视听,为塑造文旅品牌奠定良好基础,向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和体验。游客通过线上观看“慢直播”、走进“虚拟游”,沉浸式体验地方的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借助智能导游导览,体验更舒心更贴心的观光旅游。

五、强化优质数字视听培训资源供给,提升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需要加强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等,为乡村长久发展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强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培养支撑。持续开展集中培训、送教下基层、网络培训等,重塑干部队伍对数字视听的认识,培训培养和孵化具有互联网思维理念、掌握网络视听传播方法技巧的领头人和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引导人才队伍前瞻性思考谋划数字视听服务乡村振兴,尤其是结合意识形态、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推陈出新。

 通过外引内培,打造数字网络视听的地方军。支持依托县广电网络公司、县融媒体中心建立数字网络视听的人才培养基地。集中力量打造地方现象级网红,组建“电商专班”,推动地方潜力“网红”人才加速集聚、素质有效提升,打造一批热爱家乡、善于“整活”的青年数字视听人才。

 开展长效教育振兴支撑。积极利用直播卫星户户通、村村通平台、有线电视网络和广电5G网络,开展“直播课堂”教学,聚合海量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各类促进乡村振兴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视听教育培训、网络远程教育。 

 发展数字视听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电视听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向之一,“电商直播和短视频、微短剧等+乡村振兴”既是新质生产力赛道,也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性价比赛道。未来,要不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逐步培育壮大数字视听产业,形成“点线面”产业发展格局,以广电力量探索一条的数字视听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交出一份可复制可推广的满意答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培育壮大数字视听、服务乡村振兴的破局之路

发布时间:2024-11-12 08:57:49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朗读

培育壮大数字视听、服务乡村振兴的破局之路, 数字视听是连接千万农户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助推乡村振兴的责任使命。近年来,各地广电积极推动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和智慧广电网络改革创新,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广电视听特色的赋能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工作需要在深入分析总结前期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发展对策,更好地培育壮大数字视听事业产业,全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一、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底座,搭建数字视听“一体两翼”,提升数字视听服务承载能力 随着中国广电“全国一网”整合和县级融媒体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地进一步发挥“县级融媒体+县级广电网络”协同效应,让县广电网络公司和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承担起数字视听建设的“一体两翼”。要加大农村广电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提升农村广电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数字视听优势,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通过信息惠农、品牌强农、消费富农等方式,展示特色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不断彰显特色、提升成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广电力量。 基于目前智慧广电项目多数以各地自主建设为主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基层智慧广电项目建设,提升数字视听服务承载能力。探索建立基于广电网络的国家级和省级党务、政务、商务、服务共建共享体系。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县为试点,探索共建共享数字化、智慧化平台服务的可行路径,研究建立通用的平台能力和标准应用,并向其他县(市、区)复制推广。二是需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整合地方各个平台建设资金是一条可行的实现路径。结合各单位各部门数字化、信息化业务平台建设任务及要求,加强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提升广播电视智慧化水平,支持智慧广电参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借鉴前期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汇总和提炼,扩大复制应用示范场景建设。二、促进媒体融合传播,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多地在县级广电视听领域加强精准施策,以改革创新促进媒体融合传播,将县级广播电视台、政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等统一打造为融媒体综合平台,纷纷形成“电视+广播+手机报+网站+新媒体”的基本构架,完善全媒体传播矩阵。主攻台网互动传播,重点从“新媒体突围”,围绕阵地建设和内容生产,找到符合新媒体传播和移动阅读习惯的风格内容,以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为主题打造爆款视频作品。 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宣传主渠道作用,有效打通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多地利用5G智慧电台AI音频播发技术等方式,通过转播“学习强国”平台《每日金句》栏目内容、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栏目,有声有色做好主流舆论宣传工作。 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加有地域特色的数字视听内容供给。打造地域数字视听节目品牌,深入挖掘地域性的历史文化资源,聚焦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丰富优化节目内容,开设“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本地化民生节目,自主定制地方方言广电节目,用“乡言土语”版的优质内容传遍千家万户,保障数字视听精品化内容供给。 打造数字视听精品,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聚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山乡巨变,推出反映乡村新气象、新变化的精品力作。三、夯实广电网络新基建平台,促进乡村现代化治理 基于广电网络为新基建平台,地方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结合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视听发展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丰富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应用。如“数智农场”推动景村融合、农旅融合、智慧融合;“一键就医”强化农村地区“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的智慧体验;“强国TV”陪伴社区、农村党员开展理论和时事学习;“本地圈”等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本地资讯和就业、交友等实用资讯,让智慧广电网络以崭新姿态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构建县域政务服务新平台。如在地方APP首页首屏开辟问政栏目,链接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民热线,实现资源共享和平台互动,提供优质服务,24小时满足用户交互需求。 打造地域应急广播品牌。多地基于应急广播(视播一体)体系基础设施,在防溺水、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等应用场景上做功课,发挥广电网络优势,打通智慧安防小区、雪亮工程等后台,更新探头、音柱、喇叭,实现“1+1>2”的实效。在县级分平台层面,动员应急、水利、国防等部门结合业务工作自制优质内容,进一步发挥应急便民主声道作用;在乡镇、村层面,设立试点让基层的声音响起来,让群众的声音响起来。积极推动完善和拓展应急广播体系功能建设,实现信息联通、数据联通、系统联通。与公安、交通、消防、林业、应急等部门横向联通,对接户外大屏等区域广播设施,推动应急广播视播一体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进公共场所,实现 “可看、可喊、可管、可控”,有力提升“安全预警+公共广播”能力。四、聚焦地域产业特色,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视听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最活跃力量、主要板块和重要引擎。数字视听产业成为激发县域数字经济的新活力,是加快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价值元素和场景标配。 不断下沉“直播+短视频”内容,将乡村生活搬上“主流荧屏”,发挥影像传播新效能。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地缘接近的优势,在涉农垂类领域精准发力,构建乡村电商网络,助力“山货出山”,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定制服务。 发挥数字视听新经济业态作用,助力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体系。多地打造数字化农业种植智能生产示范区,建成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系统,做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实现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农事管理,打造可溯源的绿色安全的“产地IP”,提升地域农副产品品牌价值。 以数字视听激发乡村文旅动能。广电赋能文旅发展受到地方的重视,打造“广电+文旅”视听,为塑造文旅品牌奠定良好基础,向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和体验。游客通过线上观看“慢直播”、走进“虚拟游”,沉浸式体验地方的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借助智能导游导览,体验更舒心更贴心的观光旅游。五、强化优质数字视听培训资源供给,提升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需要加强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等,为乡村长久发展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强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培养支撑。持续开展集中培训、送教下基层、网络培训等,重塑干部队伍对数字视听的认识,培训培养和孵化具有互联网思维理念、掌握网络视听传播方法技巧的领头人和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引导人才队伍前瞻性思考谋划数字视听服务乡村振兴,尤其是结合意识形态、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推陈出新。 通过外引内培,打造数字网络视听的地方军。支持依托县广电网络公司、县融媒体中心建立数字网络视听的人才培养基地。集中力量打造地方现象级网红,组建“电商专班”,推动地方潜力“网红”人才加速集聚、素质有效提升,打造一批热爱家乡、善于“整活”的青年数字视听人才。 开展长效教育振兴支撑。积极利用直播卫星户户通、村村通平台、有线电视网络和广电5G网络,开展“直播课堂”教学,聚合海量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各类促进乡村振兴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视听教育培训、网络远程教育。  发展数字视听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电视听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向之一,“电商直播和短视频、微短剧等+乡村振兴”既是新质生产力赛道,也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性价比赛道。未来,要不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逐步培育壮大数字视听产业,形成“点线面”产业发展格局,以广电力量探索一条的数字视听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交出一份可复制可推广的满意答卷。

数字视听是连接千万农户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助推乡村振兴的责任使命。近年来,各地广电积极推动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和智慧广电网络改革创新,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很多有益成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广电视听特色的赋能方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工作需要在深入分析总结前期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发展对策,更好地培育壮大数字视听事业产业,全力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

一、筑牢数字乡村发展底座,搭建数字视听“一体两翼”,提升数字视听服务承载能力

 随着中国广电“全国一网”整合和县级融媒体改革的深入推进,多地进一步发挥“县级融媒体+县级广电网络”协同效应,让县广电网络公司和县融媒体中心共同承担起数字视听建设的“一体两翼”。要加大农村广电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力度,提升农村广电网络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数字视听优势,主动对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通过信息惠农、品牌强农、消费富农等方式,展示特色资源,促进产业发展,不断彰显特色、提升成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广电力量。

 基于目前智慧广电项目多数以各地自主建设为主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基层智慧广电项目建设,提升数字视听服务承载能力。探索建立基于广电网络的国家级和省级党务、政务、商务、服务共建共享体系。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县为试点,探索共建共享数字化、智慧化平台服务的可行路径,研究建立通用的平台能力和标准应用,并向其他县(市、区)复制推广。二是需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整合地方各个平台建设资金是一条可行的实现路径。结合各单位各部门数字化、信息化业务平台建设任务及要求,加强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提升广播电视智慧化水平,支持智慧广电参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借鉴前期试点建设的成功经验,加强汇总和提炼,扩大复制应用示范场景建设。

二、促进媒体融合传播,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多地在县级广电视听领域加强精准施策,以改革创新促进媒体融合传播,将县级广播电视台、政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等统一打造为融媒体综合平台,纷纷形成“电视+广播+手机报+网站+新媒体”的基本构架,完善全媒体传播矩阵。主攻台网互动传播,重点从“新媒体突围”,围绕阵地建设和内容生产,找到符合新媒体传播和移动阅读习惯的风格内容,以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为主题打造爆款视频作品。

 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宣传主渠道作用,有效打通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多地利用5G智慧电台AI音频播发技术等方式,通过转播“学习强国”平台《每日金句》栏目内容、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栏目,有声有色做好主流舆论宣传工作。

 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加有地域特色的数字视听内容供给。打造地域数字视听节目品牌,深入挖掘地域性的历史文化资源,聚焦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丰富优化节目内容,开设“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本地化民生节目,自主定制地方方言广电节目,用“乡言土语”版的优质内容传遍千家万户,保障数字视听精品化内容供给。

 打造数字视听精品,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聚焦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山乡巨变,推出反映乡村新气象、新变化的精品力作。

三、夯实广电网络新基建平台,促进乡村现代化治理

 基于广电网络为新基建平台,地方打造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结合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视听发展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抓好办成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丰富数字化信息化数据应用。如“数智农场”推动景村融合、农旅融合、智慧融合;“一键就医”强化农村地区“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的智慧体验;“强国TV”陪伴社区、农村党员开展理论和时事学习;“本地圈”等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本地资讯和就业、交友等实用资讯,让智慧广电网络以崭新姿态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构建县域政务服务新平台。如在地方APP首页首屏开辟问政栏目,链接政府门户网站、12345市民热线,实现资源共享和平台互动,提供优质服务,24小时满足用户交互需求。

 打造地域应急广播品牌。多地基于应急广播(视播一体)体系基础设施,在防溺水、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等应用场景上做功课,发挥广电网络优势,打通智慧安防小区、雪亮工程等后台,更新探头、音柱、喇叭,实现“1+1>2”的实效。在县级分平台层面,动员应急、水利、国防等部门结合业务工作自制优质内容,进一步发挥应急便民主声道作用;在乡镇、村层面,设立试点让基层的声音响起来,让群众的声音响起来。积极推动完善和拓展应急广播体系功能建设,实现信息联通、数据联通、系统联通。与公安、交通、消防、林业、应急等部门横向联通,对接户外大屏等区域广播设施,推动应急广播视播一体进社区、进景区、进学校、进公共场所,实现 “可看、可喊、可管、可控”,有力提升“安全预警+公共广播”能力。

四、聚焦地域产业特色,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视听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最活跃力量、主要板块和重要引擎。数字视听产业成为激发县域数字经济的新活力,是加快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价值元素和场景标配。

 不断下沉“直播+短视频”内容,将乡村生活搬上“主流荧屏”,发挥影像传播新效能。近年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借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地缘接近的优势,在涉农垂类领域精准发力,构建乡村电商网络,助力“山货出山”,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定制服务。

 发挥数字视听新经济业态作用,助力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体系。多地打造数字化农业种植智能生产示范区,建成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系统,做到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实现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农事管理,打造可溯源的绿色安全的“产地IP”,提升地域农副产品品牌价值。

 以数字视听激发乡村文旅动能。广电赋能文旅发展受到地方的重视,打造“广电+文旅”视听,为塑造文旅品牌奠定良好基础,向游客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和体验。游客通过线上观看“慢直播”、走进“虚拟游”,沉浸式体验地方的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借助智能导游导览,体验更舒心更贴心的观光旅游。

五、强化优质数字视听培训资源供给,提升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需要加强培训培养、使用管理等,为乡村长久发展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强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培养支撑。持续开展集中培训、送教下基层、网络培训等,重塑干部队伍对数字视听的认识,培训培养和孵化具有互联网思维理念、掌握网络视听传播方法技巧的领头人和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数字技术的实用型人才。引导人才队伍前瞻性思考谋划数字视听服务乡村振兴,尤其是结合意识形态、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推陈出新。

 通过外引内培,打造数字网络视听的地方军。支持依托县广电网络公司、县融媒体中心建立数字网络视听的人才培养基地。集中力量打造地方现象级网红,组建“电商专班”,推动地方潜力“网红”人才加速集聚、素质有效提升,打造一批热爱家乡、善于“整活”的青年数字视听人才。

 开展长效教育振兴支撑。积极利用直播卫星户户通、村村通平台、有线电视网络和广电5G网络,开展“直播课堂”教学,聚合海量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各类促进乡村振兴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视听教育培训、网络远程教育。 

 发展数字视听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电视听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向之一,“电商直播和短视频、微短剧等+乡村振兴”既是新质生产力赛道,也是“花小钱办大事”的性价比赛道。未来,要不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逐步培育壮大数字视听产业,形成“点线面”产业发展格局,以广电力量探索一条的数字视听赋能乡村振兴之路,交出一份可复制可推广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