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行业要闻

“广电+文旅”赋能媒体高质量融合发展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发布日期:2024-11-27 08:58

  
字体:【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11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主办“广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探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和文旅如何进一步深度融合,赋能行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广电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学界知名专家、影视剧制作平台齐聚一堂,探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建议,并为进一步推动“广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杰主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了系统部署,并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任务。近年来,广电视听行业紧抓机遇,积极推进“视听+文旅”融合发展,强化资源整合聚合,呈现出众多影视创作新模式、文旅传播新现象、沉浸式旅游新体验等主题,为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在更广层面、更多触点上赋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有空间可为,值得深入探索。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朱正文从荣国府、云南大理、《长安十二时辰》三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影视文旅融合经典之作,指出文旅融合的模式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提出,推进影视文旅工作,战略认识上要从自发到自觉转变;战役层面要从服务观念向引领观念转变;战术层面要从急功近利观念向打造示范经典转变。

国家广电总局传媒司二级巡视员杨亮首先谈到文化旅游频道开办的情况,特别是对专业频道的开办非常重视,但频道影响力还有待提高。第二,文化旅游频道的开办,不仅需要政策、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扶持、对接和具体指导。第三,文旅和广电各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络与资源整合。

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原局长、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乡村研究院专委会委员李雪敏认为,“广电+文旅”重点在融合,需要广电媒体与文旅部门双向奔赴,通过集中整合优质资源、专业人员,发挥各自优势。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副司长赵国梁指出,“广电+文旅”融合发展,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和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二要深刻把握网络视听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三要深刻把握深化改革关键一招,要注重大传播,注重双效益,注重大融合,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电优势。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介绍,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对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近期出现的文旅相关高频词汇的统计发现,近一段时间,国内旅游呈现7个较多的形态,分别是:古建游、博物游、美食游、影视游、追星游、县城游、“谷子”游。这些形态表明,游客更加注重体验,其逻辑是要将自己代入场景。他提出了广电赋能文旅的三个路径:一是以广电节目直接带动文旅的广告式宣推;二是以明星效应推动影视剧、节目与旅游目的地相结合;三是在确保影视作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故事场景塑造和情绪价值挖掘,实现情感化链接、沉浸式体验、文化感赋能。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王琢指出,好的影视作品是“广电+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诉求,文旅需要广电通过主动推送,主动输出,主动引导,让游客跳出信息茧房的窠臼。其次,景区、度假村、非遗、街区等的提质升级需要广电注入新的IP,新的概念。第三,广电闲置资产的盘活需要文旅赋能新元素新动力。第四,通过影视剧中文旅内容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冷凇全面总结了“影、剧、综、短、微短剧”+文旅的现象和业态。提出影视赋能文旅从传统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升级为“文商养学闲情奇”,要为景区立心,让景区具有文化价值;为游客立命,把服务性能宣传好;最终通过超级宣推、权威评判、舆论监督、点位推广,为消费付情感,为业态创美感。

阿里大文娱党委书记、优酷执行总编辑杨伟光介绍了优酷影视+文旅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畅通的广电文旅节目拍摄协调沟通机制,实现内容共创与资源共享,打造文旅文创联合品牌;二是推进技术+艺术的融合,提升数字资产价值;三是宣发共振,文旅部门协同节目宣发,线上线下联动,整合营销传播。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副总编辑李金锋介绍了河南台在“广电+文旅”双向赋能上的一系列做法:一是矩阵式传播,打造文旅传播的新格局。二是深挖内涵,塑造文旅的品牌形象。三是紧跟热点,营造文旅消费的氛围,推出具体案例操作。四是将互联网流量变留量,持续保持网络热点,塑造高品质形象。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台长、总经理朱君介绍,乌鲁木齐台探索“广电+文旅”融合叙事和创新传播的新模式,打造多元化媒体平台,创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发挥资源的优势,推动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孵化基地;打造特色文旅项目,进行差异化传播,推出文旅短视频大赛;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AI文旅、AI直播等模式;结合文旅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

吉林广播电视台“交换四季”项目主理人潘媛介绍“交换四季”文旅营销品牌是吉林广电探索“广电+”赋能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以大型融媒体联动直播活动,跨屏直播,线下推荐会等多种形式,构建了丰富多元的融媒体营销系统,成为全国广电经营转型、文旅营销方向的成功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广电+文旅”赋能媒体高质量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27 08:58:08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朗读

“广电+文旅”赋能媒体高质量融合发展, 11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主办“广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探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和文旅如何进一步深度融合,赋能行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广电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学界知名专家、影视剧制作平台齐聚一堂,探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建议,并为进一步推动“广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杰主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了系统部署,并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任务。近年来,广电视听行业紧抓机遇,积极推进“视听+文旅”融合发展,强化资源整合聚合,呈现出众多影视创作新模式、文旅传播新现象、沉浸式旅游新体验等主题,为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在更广层面、更多触点上赋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有空间可为,值得深入探索。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朱正文从荣国府、云南大理、《长安十二时辰》三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影视文旅融合经典之作,指出文旅融合的模式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提出,推进影视文旅工作,战略认识上要从自发到自觉转变;战役层面要从服务观念向引领观念转变;战术层面要从急功近利观念向打造示范经典转变。国家广电总局传媒司二级巡视员杨亮首先谈到文化旅游频道开办的情况,特别是对专业频道的开办非常重视,但频道影响力还有待提高。第二,文化旅游频道的开办,不仅需要政策、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扶持、对接和具体指导。第三,文旅和广电各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络与资源整合。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原局长、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乡村研究院专委会委员李雪敏认为,“广电+文旅”重点在融合,需要广电媒体与文旅部门双向奔赴,通过集中整合优质资源、专业人员,发挥各自优势。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副司长赵国梁指出,“广电+文旅”融合发展,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和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二要深刻把握网络视听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三要深刻把握深化改革关键一招,要注重大传播,注重双效益,注重大融合,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电优势。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介绍,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对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近期出现的文旅相关高频词汇的统计发现,近一段时间,国内旅游呈现7个较多的形态,分别是:古建游、博物游、美食游、影视游、追星游、县城游、“谷子”游。这些形态表明,游客更加注重体验,其逻辑是要将自己代入场景。他提出了广电赋能文旅的三个路径:一是以广电节目直接带动文旅的广告式宣推;二是以明星效应推动影视剧、节目与旅游目的地相结合;三是在确保影视作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故事场景塑造和情绪价值挖掘,实现情感化链接、沉浸式体验、文化感赋能。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王琢指出,好的影视作品是“广电+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诉求,文旅需要广电通过主动推送,主动输出,主动引导,让游客跳出信息茧房的窠臼。其次,景区、度假村、非遗、街区等的提质升级需要广电注入新的IP,新的概念。第三,广电闲置资产的盘活需要文旅赋能新元素新动力。第四,通过影视剧中文旅内容促进国际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冷凇全面总结了“影、剧、综、短、微短剧”+文旅的现象和业态。提出影视赋能文旅从传统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升级为“文商养学闲情奇”,要为景区立心,让景区具有文化价值;为游客立命,把服务性能宣传好;最终通过超级宣推、权威评判、舆论监督、点位推广,为消费付情感,为业态创美感。阿里大文娱党委书记、优酷执行总编辑杨伟光介绍了优酷影视+文旅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畅通的广电文旅节目拍摄协调沟通机制,实现内容共创与资源共享,打造文旅文创联合品牌;二是推进技术+艺术的融合,提升数字资产价值;三是宣发共振,文旅部门协同节目宣发,线上线下联动,整合营销传播。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副总编辑李金锋介绍了河南台在“广电+文旅”双向赋能上的一系列做法:一是矩阵式传播,打造文旅传播的新格局。二是深挖内涵,塑造文旅的品牌形象。三是紧跟热点,营造文旅消费的氛围,推出具体案例操作。四是将互联网流量变留量,持续保持网络热点,塑造高品质形象。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台长、总经理朱君介绍,乌鲁木齐台探索“广电+文旅”融合叙事和创新传播的新模式,打造多元化媒体平台,创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发挥资源的优势,推动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孵化基地;打造特色文旅项目,进行差异化传播,推出文旅短视频大赛;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AI文旅、AI直播等模式;结合文旅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吉林广播电视台“交换四季”项目主理人潘媛介绍“交换四季”文旅营销品牌是吉林广电探索“广电+”赋能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以大型融媒体联动直播活动,跨屏直播,线下推荐会等多种形式,构建了丰富多元的融媒体营销系统,成为全国广电经营转型、文旅营销方向的成功实践。

11月22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在京主办“广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探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和文旅如何进一步深度融合,赋能行业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广电媒体一线从业人员、学界知名专家、影视剧制作平台齐聚一堂,探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建议,并为进一步推动“广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杰主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了系统部署,并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重点任务。近年来,广电视听行业紧抓机遇,积极推进“视听+文旅”融合发展,强化资源整合聚合,呈现出众多影视创作新模式、文旅传播新现象、沉浸式旅游新体验等主题,为大视听产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在更广层面、更多触点上赋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有空间可为,值得深入探索。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朱正文从荣国府、云南大理、《长安十二时辰》三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影视文旅融合经典之作,指出文旅融合的模式在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提出,推进影视文旅工作,战略认识上要从自发到自觉转变;战役层面要从服务观念向引领观念转变;战术层面要从急功近利观念向打造示范经典转变。

国家广电总局传媒司二级巡视员杨亮首先谈到文化旅游频道开办的情况,特别是对专业频道的开办非常重视,但频道影响力还有待提高。第二,文化旅游频道的开办,不仅需要政策、人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更需要行政管理部门的扶持、对接和具体指导。第三,文旅和广电各部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络与资源整合。

北京市东城区文旅局原局长、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乡村研究院专委会委员李雪敏认为,“广电+文旅”重点在融合,需要广电媒体与文旅部门双向奔赴,通过集中整合优质资源、专业人员,发挥各自优势。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副司长赵国梁指出,“广电+文旅”融合发展,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和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二要深刻把握网络视听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三要深刻把握深化改革关键一招,要注重大传播,注重双效益,注重大融合,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电优势。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介绍,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对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近期出现的文旅相关高频词汇的统计发现,近一段时间,国内旅游呈现7个较多的形态,分别是:古建游、博物游、美食游、影视游、追星游、县城游、“谷子”游。这些形态表明,游客更加注重体验,其逻辑是要将自己代入场景。他提出了广电赋能文旅的三个路径:一是以广电节目直接带动文旅的广告式宣推;二是以明星效应推动影视剧、节目与旅游目的地相结合;三是在确保影视作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故事场景塑造和情绪价值挖掘,实现情感化链接、沉浸式体验、文化感赋能。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王琢指出,好的影视作品是“广电+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诉求,文旅需要广电通过主动推送,主动输出,主动引导,让游客跳出信息茧房的窠臼。其次,景区、度假村、非遗、街区等的提质升级需要广电注入新的IP,新的概念。第三,广电闲置资产的盘活需要文旅赋能新元素新动力。第四,通过影视剧中文旅内容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冷凇全面总结了“影、剧、综、短、微短剧”+文旅的现象和业态。提出影视赋能文旅从传统的“衣食住行游购娱”升级为“文商养学闲情奇”,要为景区立心,让景区具有文化价值;为游客立命,把服务性能宣传好;最终通过超级宣推、权威评判、舆论监督、点位推广,为消费付情感,为业态创美感。

阿里大文娱党委书记、优酷执行总编辑杨伟光介绍了优酷影视+文旅的经验做法,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畅通的广电文旅节目拍摄协调沟通机制,实现内容共创与资源共享,打造文旅文创联合品牌;二是推进技术+艺术的融合,提升数字资产价值;三是宣发共振,文旅部门协同节目宣发,线上线下联动,整合营销传播。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副总编辑李金锋介绍了河南台在“广电+文旅”双向赋能上的一系列做法:一是矩阵式传播,打造文旅传播的新格局。二是深挖内涵,塑造文旅的品牌形象。三是紧跟热点,营造文旅消费的氛围,推出具体案例操作。四是将互联网流量变留量,持续保持网络热点,塑造高品质形象。

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副书记、台长、总经理朱君介绍,乌鲁木齐台探索“广电+文旅”融合叙事和创新传播的新模式,打造多元化媒体平台,创新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发挥资源的优势,推动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孵化基地;打造特色文旅项目,进行差异化传播,推出文旅短视频大赛;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AI文旅、AI直播等模式;结合文旅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

吉林广播电视台“交换四季”项目主理人潘媛介绍“交换四季”文旅营销品牌是吉林广电探索“广电+”赋能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以大型融媒体联动直播活动,跨屏直播,线下推荐会等多种形式,构建了丰富多元的融媒体营销系统,成为全国广电经营转型、文旅营销方向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