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广电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服务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
强化正面宣传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一是核心宣传浓墨重彩。各级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用心用情用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组建贵州省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壮大宣传声势,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二是主题宣传有声有色。精心策划、持续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省两会等重要会议活动的宣传报道,生动鲜活、富有新意、深受好评。三是创新宣传出新出彩。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27个省共同打造IPTV“看中国”专区,覆盖全国超2亿户家庭,辐射人口约6亿。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系列报道《“村BA”为啥出圈?有点意思》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四是国际传播亮点纷呈。国际文化交流节目《有朋自远方来》、国际传播短视频《叙非遗·寻找记忆》等作品在海外热播,纪录片《这一站,贵州》荣获2023年中美电视节“最佳电视纪录片”一等奖。贵州广播电视台与美国鹰龙传媒联办的“多彩贵州,桥连世界”专栏落地美国城市卫视,开展宣传交流合作。
抓原创、出精品内容创作成果显著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推优展播等方式,推动精品创作。邀请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和上影集团、正午阳光等影视制作机构到贵州开展采风调研。打造“贵拍无忧”服务品牌,成立影视拍摄服务中心,服务影视制作团队40多批次。与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共同举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视听公益广告大赛。32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评优。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在五大头部卫视和重点视听平台联合播出,全网累计传播量超过5亿,融合传播指数位居全国热播纪录片第一位。电视剧《丁宝桢》在总台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连续拿下收视率冠军。《利剑玫瑰》《春风化雨》《困战》等作品完成拍摄。
坚持改革创新事业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科创园、东数西算贵阳至广州直连网项目、中国广电(贵州)数据中心等项目启动实施。二是广电5G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与贵州移动共建共享5G基站12.03万个,192商用放号61万,“智慧广电+”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广电网络公司参与建设运营的“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精彩亮相。三是电视频道高清化快速推进。贵州广播电视台、8个市级播出机构、39个县级播出机构的电视频道全部实现高清播出。四是公共服务巩固提升。省级应急广播平台正式运行,16个县完成应急广播建设任务,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累计建成应急广播省级平台1个、市级平台7个、县级平台87个,建成发布终端29.51万个,覆盖了87.9%的行政村和53%的自然村。黔西南州应急广播建管用一体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省应急广播管理运营积累了经验。实施民族地区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项目,惠及12.65万户民族群众。
行业治理坚决有力意识形态持续向上向好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清风行动”“清朗视听”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广播电视违规广告播出率大幅降低,深入开展非法卫星电视传播整治,开展执法行动3200多次,抽检有关场所14230处,发送宣传短信1006万条次。安全保障扎实有效,以零事故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成效明显,有线电视和IPTV终端基本实现开机全屏看直播,有线电视和IPTV付费包收减比分别达到81.5%和71.4%,开机时长压减到35秒以内,开机广告全部取消,回看服务进一步规范,开设“重温经典”免费专区,增加免费内容供给,治理工作得到群众高度认可,有线电视、IPTV用户开机率不断回升。
强化政治引领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开展“强作风、提能力、抓落实、促发展”行动,党员干部政治进一步坚定、作风进一步转变、干劲进一步增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向广电总局推荐10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15名青年创新人才,122人通过广播电视工程和播音主持系列职称评审,从系统各单位调训的人数达2000人次。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设立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为贵州广电系统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凝心聚力 实干笃行 贵州省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取得新成效, 2023年,贵州省广电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服务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强化正面宣传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一是核心宣传浓墨重彩。各级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用心用情用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组建贵州省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壮大宣传声势,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二是主题宣传有声有色。精心策划、持续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省两会等重要会议活动的宣传报道,生动鲜活、富有新意、深受好评。三是创新宣传出新出彩。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27个省共同打造IPTV“看中国”专区,覆盖全国超2亿户家庭,辐射人口约6亿。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系列报道《“村BA”为啥出圈?有点意思》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四是国际传播亮点纷呈。国际文化交流节目《有朋自远方来》、国际传播短视频《叙非遗·寻找记忆》等作品在海外热播,纪录片《这一站,贵州》荣获2023年中美电视节“最佳电视纪录片”一等奖。贵州广播电视台与美国鹰龙传媒联办的“多彩贵州,桥连世界”专栏落地美国城市卫视,开展宣传交流合作。抓原创、出精品内容创作成果显著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推优展播等方式,推动精品创作。邀请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和上影集团、正午阳光等影视制作机构到贵州开展采风调研。打造“贵拍无忧”服务品牌,成立影视拍摄服务中心,服务影视制作团队40多批次。与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共同举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视听公益广告大赛。32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评优。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在五大头部卫视和重点视听平台联合播出,全网累计传播量超过5亿,融合传播指数位居全国热播纪录片第一位。电视剧《丁宝桢》在总台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连续拿下收视率冠军。《利剑玫瑰》《春风化雨》《困战》等作品完成拍摄。坚持改革创新事业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科创园、东数西算贵阳至广州直连网项目、中国广电(贵州)数据中心等项目启动实施。二是广电5G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与贵州移动共建共享5G基站12.03万个,192商用放号61万,“智慧广电+”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广电网络公司参与建设运营的“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精彩亮相。三是电视频道高清化快速推进。贵州广播电视台、8个市级播出机构、39个县级播出机构的电视频道全部实现高清播出。四是公共服务巩固提升。省级应急广播平台正式运行,16个县完成应急广播建设任务,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累计建成应急广播省级平台1个、市级平台7个、县级平台87个,建成发布终端29.51万个,覆盖了87.9%的行政村和53%的自然村。黔西南州应急广播建管用一体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省应急广播管理运营积累了经验。实施民族地区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项目,惠及12.65万户民族群众。行业治理坚决有力意识形态持续向上向好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清风行动”“清朗视听”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广播电视违规广告播出率大幅降低,深入开展非法卫星电视传播整治,开展执法行动3200多次,抽检有关场所14230处,发送宣传短信1006万条次。安全保障扎实有效,以零事故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成效明显,有线电视和IPTV终端基本实现开机全屏看直播,有线电视和IPTV付费包收减比分别达到81.5%和71.4%,开机时长压减到35秒以内,开机广告全部取消,回看服务进一步规范,开设“重温经典”免费专区,增加免费内容供给,治理工作得到群众高度认可,有线电视、IPTV用户开机率不断回升。强化政治引领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开展“强作风、提能力、抓落实、促发展”行动,党员干部政治进一步坚定、作风进一步转变、干劲进一步增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向广电总局推荐10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15名青年创新人才,122人通过广播电视工程和播音主持系列职称评审,从系统各单位调训的人数达2000人次。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设立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为贵州广电系统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贵州省广电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苦干实干、砥砺前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服务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
强化正面宣传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一是核心宣传浓墨重彩。各级广电媒体和网络视听平台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用心用情用功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组建贵州省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壮大宣传声势,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二是主题宣传有声有色。精心策划、持续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省两会等重要会议活动的宣传报道,生动鲜活、富有新意、深受好评。三是创新宣传出新出彩。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联合27个省共同打造IPTV“看中国”专区,覆盖全国超2亿户家庭,辐射人口约6亿。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系列报道《“村BA”为啥出圈?有点意思》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四是国际传播亮点纷呈。国际文化交流节目《有朋自远方来》、国际传播短视频《叙非遗·寻找记忆》等作品在海外热播,纪录片《这一站,贵州》荣获2023年中美电视节“最佳电视纪录片”一等奖。贵州广播电视台与美国鹰龙传媒联办的“多彩贵州,桥连世界”专栏落地美国城市卫视,开展宣传交流合作。
抓原创、出精品内容创作成果显著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推优展播等方式,推动精品创作。邀请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和上影集团、正午阳光等影视制作机构到贵州开展采风调研。打造“贵拍无忧”服务品牌,成立影视拍摄服务中心,服务影视制作团队40多批次。与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共同举办“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2023年西部陆海新通道视听公益广告大赛。32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评优。纪录片《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在五大头部卫视和重点视听平台联合播出,全网累计传播量超过5亿,融合传播指数位居全国热播纪录片第一位。电视剧《丁宝桢》在总台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连续拿下收视率冠军。《利剑玫瑰》《春风化雨》《困战》等作品完成拍摄。
坚持改革创新事业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科创园、东数西算贵阳至广州直连网项目、中国广电(贵州)数据中心等项目启动实施。二是广电5G发展取得重要进展。与贵州移动共建共享5G基站12.03万个,192商用放号61万,“智慧广电+”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广电网络公司参与建设运营的“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精彩亮相。三是电视频道高清化快速推进。贵州广播电视台、8个市级播出机构、39个县级播出机构的电视频道全部实现高清播出。四是公共服务巩固提升。省级应急广播平台正式运行,16个县完成应急广播建设任务,截至2023年底,贵州省累计建成应急广播省级平台1个、市级平台7个、县级平台87个,建成发布终端29.51万个,覆盖了87.9%的行政村和53%的自然村。黔西南州应急广播建管用一体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省应急广播管理运营积累了经验。实施民族地区有线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机顶盒推广普及项目,惠及12.65万户民族群众。
行业治理坚决有力意识形态持续向上向好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清风行动”“清朗视听”等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广播电视违规广告播出率大幅降低,深入开展非法卫星电视传播整治,开展执法行动3200多次,抽检有关场所14230处,发送宣传短信1006万条次。安全保障扎实有效,以零事故的优异成绩圆满完成重要保障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成效明显,有线电视和IPTV终端基本实现开机全屏看直播,有线电视和IPTV付费包收减比分别达到81.5%和71.4%,开机时长压减到35秒以内,开机广告全部取消,回看服务进一步规范,开设“重温经典”免费专区,增加免费内容供给,治理工作得到群众高度认可,有线电视、IPTV用户开机率不断回升。
强化政治引领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开展“强作风、提能力、抓落实、促发展”行动,党员干部政治进一步坚定、作风进一步转变、干劲进一步增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向广电总局推荐10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15名青年创新人才,122人通过广播电视工程和播音主持系列职称评审,从系统各单位调训的人数达2000人次。贵州传媒职业学院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设立贵州传媒职业学院,为贵州广电系统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