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行业要闻

湖南津市:以标准化试点建设提升广电公共服务效能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发布日期:2024-12-09 08:56

  
字体:【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2023年6月,湖南省津市市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地区。津市市融媒体中心紧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总要求,坚持按照试点实施细则的要求完成试点建设的基本任务,抓好“广电惠民”示范点引领带动;创新实施“智慧广电+”工程,实现共建共享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津市样板”。

创新建设举措,提升广电视听公共服务效能

 (一)加强服务网络建设,走好城乡“一盘棋”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原则,津市市完成了全市7个乡镇服务站、49个行政村(社区)服务点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建成市级有管理机构、乡镇有网点支撑、行政村有专人负责的新时代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津市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微信小程序方便用户查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站点,镇级站点配备全新电脑,在服务窗口设置“湘易办”APP体验区,进一步提高各服务网点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打造广电管家基层服务队伍,把有线电视、IPTV、OTT、应急广播等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维护维修项目一并纳入基层服务点维修服务范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9月,常德首家湖南IPTV津市频道正式开通运行,开设12个点播节目板块,充分利用IPTV“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精准入户”的平台优势,围绕惠民服务、产业发展、应急管理三大方向,延伸广电公共服务触角,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广播传输覆盖网络,扩大群众受益面

 目前,津市城乡光纤网络农村“户户通”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可传输标清、高清、付费等电视频道175套,有线电视和IPTV用户达70530多户,每年为优抚、低保和特困对象等特殊群体减免收视费用近30万元。

 津市将现有“村村响”广播系统升级为应急广播系统,实现省市镇村四级联通,建成市级应急广播指挥中心1处,镇街级广播站9个,村级广播室54个,终端1010个,日常管护确保广播终端在线率达到98%。

 在4A景区重点区域加装音柱,利用应急广播终端实现对旅游景区的实时调度,拓展“应急广播+旅游服务”场景应用,实现广播与视频监控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综合治理的作用。深度融合津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智慧广电+智慧渔政”应急广播视播一体平台,实现对城区澧水沿岸37公里范围水域的信息化监管,助推禁渔禁捕工作和防溺水工作。

 (三)提升制播能力建设,打造精彩广电文化

 为了与“文化自信”“对表”,津市将本土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融入广播电视创作生产传播各个环节,让影像津市、智慧广电更广泛更深入地进千家万户,交流引进了包括时政、音乐、生活、健康等诸多内容丰富的5G智慧电台优秀节目。

 围绕津市市委、市政府“6+3+1”重点工作,津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打造公共服务+文化新高地,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为主题,策划“津市达人汇”大型选秀活动,为津市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活动累计超100万人次观看。

 建立《融媒体中心品牌工作室运营机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工作室,打造“小编带你逛津市”“王子在现场”“小石话津市”“小苏的采访日记”“今天飞哪儿”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四)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效能

 创新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业务承载形式,设立影音体验、文创展示、电商直播等区间,包含政务接待、市民打卡、惠民利民等多种功能,让群众共享广电融媒文化。

 搭建广电公共服务电商直播平台,举办津市市“兰津有礼”超级主播大赛,助力津市好产品出圈出津,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商”动力。

 升级智慧广电展示大厅,以“智慧广电+旅游服务+城市管理”为重点,打造“津市美景美食文化地图”微信小程序,将津市的美食文化、人文历史与现代科技、时尚设计有机结合,把乡村振兴、红色教育融入文旅地图,实现津市全域旅游的精准营销,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通过“津市样板”看广电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建设经验

 (一)着力强化要素保障

 建立健全机制,明确建设任务、时间安排和资金保障。津市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出台《津市市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一批项目”,补齐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短板,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出台“一套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保障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创新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实现共建共享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倾力推进智慧广电融合

 津市最新上线两个微信小程序,一个用于定位全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方便用户查询服务站点;另一个用于拓展广电文旅服务场景应用,打造“智慧广电+文旅模式”。“智慧广电+党建”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津市70%以上的大型会议、电视培训皆通过智慧广电信息平台完成;“智慧广电+智慧渔政”进一步提高各类行为识别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数字赋能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助推提高渔政执法管理效能。

 (三)全力丰富内容供给

 津市融媒体中心积极适应可视化趋势,整合视频生产力量,组建品牌工作室,努力补齐视频生产短板,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全媒体报道:

 《小编带你逛津市》全网阅读量超600万,从“游、食、住、干”展示津市文旅、特色美食、精致街区、园区发展的变化。《图说津市》专栏全网阅读量超百万,展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城市之美、奋斗之美。电视新闻《深耕“院士经济”高端智力驱动创新发展》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广播电视奖二等奖;新媒体系列报道《小编带你逛津市国庆特别报道》获评2023年“新湖南云”县级融媒十大影响力作品;MV《光阴的故事》获评湖南省第九届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三等奖。新闻专栏《我的幸福在这里》获评省局202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评选扶持节目,大型纪录片《我和我的日子》获得省局2024年第一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重点项目。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湖南津市:以标准化试点建设提升广电公共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2024-12-09 08:56:26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朗读

湖南津市:以标准化试点建设提升广电公共服务效能,  2023年6月,湖南省津市市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地区。津市市融媒体中心紧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总要求,坚持按照试点实施细则的要求完成试点建设的基本任务,抓好“广电惠民”示范点引领带动;创新实施“智慧广电+”工程,实现共建共享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津市样板”。创新建设举措,提升广电视听公共服务效能 (一)加强服务网络建设,走好城乡“一盘棋”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原则,津市市完成了全市7个乡镇服务站、49个行政村(社区)服务点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建成市级有管理机构、乡镇有网点支撑、行政村有专人负责的新时代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津市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微信小程序方便用户查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站点,镇级站点配备全新电脑,在服务窗口设置“湘易办”APP体验区,进一步提高各服务网点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打造广电管家基层服务队伍,把有线电视、IPTV、OTT、应急广播等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维护维修项目一并纳入基层服务点维修服务范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9月,常德首家湖南IPTV津市频道正式开通运行,开设12个点播节目板块,充分利用IPTV“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精准入户”的平台优势,围绕惠民服务、产业发展、应急管理三大方向,延伸广电公共服务触角,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广播传输覆盖网络,扩大群众受益面 目前,津市城乡光纤网络农村“户户通”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可传输标清、高清、付费等电视频道175套,有线电视和IPTV用户达70530多户,每年为优抚、低保和特困对象等特殊群体减免收视费用近30万元。 津市将现有“村村响”广播系统升级为应急广播系统,实现省市镇村四级联通,建成市级应急广播指挥中心1处,镇街级广播站9个,村级广播室54个,终端1010个,日常管护确保广播终端在线率达到98%。 在4A景区重点区域加装音柱,利用应急广播终端实现对旅游景区的实时调度,拓展“应急广播+旅游服务”场景应用,实现广播与视频监控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综合治理的作用。深度融合津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智慧广电+智慧渔政”应急广播视播一体平台,实现对城区澧水沿岸37公里范围水域的信息化监管,助推禁渔禁捕工作和防溺水工作。 (三)提升制播能力建设,打造精彩广电文化 为了与“文化自信”“对表”,津市将本土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融入广播电视创作生产传播各个环节,让影像津市、智慧广电更广泛更深入地进千家万户,交流引进了包括时政、音乐、生活、健康等诸多内容丰富的5G智慧电台优秀节目。 围绕津市市委、市政府“6+3+1”重点工作,津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打造公共服务+文化新高地,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为主题,策划“津市达人汇”大型选秀活动,为津市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活动累计超100万人次观看。 建立《融媒体中心品牌工作室运营机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工作室,打造“小编带你逛津市”“王子在现场”“小石话津市”“小苏的采访日记”“今天飞哪儿”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四)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效能 创新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业务承载形式,设立影音体验、文创展示、电商直播等区间,包含政务接待、市民打卡、惠民利民等多种功能,让群众共享广电融媒文化。 搭建广电公共服务电商直播平台,举办津市市“兰津有礼”超级主播大赛,助力津市好产品出圈出津,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商”动力。 升级智慧广电展示大厅,以“智慧广电+旅游服务+城市管理”为重点,打造“津市美景美食文化地图”微信小程序,将津市的美食文化、人文历史与现代科技、时尚设计有机结合,把乡村振兴、红色教育融入文旅地图,实现津市全域旅游的精准营销,带动乡村产业振兴。通过“津市样板”看广电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建设经验 (一)着力强化要素保障 建立健全机制,明确建设任务、时间安排和资金保障。津市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出台《津市市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一批项目”,补齐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短板,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出台“一套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保障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创新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实现共建共享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倾力推进智慧广电融合 津市最新上线两个微信小程序,一个用于定位全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方便用户查询服务站点;另一个用于拓展广电文旅服务场景应用,打造“智慧广电+文旅模式”。“智慧广电+党建”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津市70%以上的大型会议、电视培训皆通过智慧广电信息平台完成;“智慧广电+智慧渔政”进一步提高各类行为识别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数字赋能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助推提高渔政执法管理效能。 (三)全力丰富内容供给 津市融媒体中心积极适应可视化趋势,整合视频生产力量,组建品牌工作室,努力补齐视频生产短板,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全媒体报道: 《小编带你逛津市》全网阅读量超600万,从“游、食、住、干”展示津市文旅、特色美食、精致街区、园区发展的变化。《图说津市》专栏全网阅读量超百万,展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城市之美、奋斗之美。电视新闻《深耕“院士经济”高端智力驱动创新发展》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广播电视奖二等奖;新媒体系列报道《小编带你逛津市国庆特别报道》获评2023年“新湖南云”县级融媒十大影响力作品;MV《光阴的故事》获评湖南省第九届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三等奖。新闻专栏《我的幸福在这里》获评省局202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评选扶持节目,大型纪录片《我和我的日子》获得省局2024年第一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重点项目。

 2023年6月,湖南省津市市被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试点地区。津市市融媒体中心紧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总要求,坚持按照试点实施细则的要求完成试点建设的基本任务,抓好“广电惠民”示范点引领带动;创新实施“智慧广电+”工程,实现共建共享推动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津市样板”。

创新建设举措,提升广电视听公共服务效能

 (一)加强服务网络建设,走好城乡“一盘棋”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原则,津市市完成了全市7个乡镇服务站、49个行政村(社区)服务点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建成市级有管理机构、乡镇有网点支撑、行政村有专人负责的新时代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津市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微信小程序方便用户查询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站点,镇级站点配备全新电脑,在服务窗口设置“湘易办”APP体验区,进一步提高各服务网点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管理。打造广电管家基层服务队伍,把有线电视、IPTV、OTT、应急广播等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维护维修项目一并纳入基层服务点维修服务范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9月,常德首家湖南IPTV津市频道正式开通运行,开设12个点播节目板块,充分利用IPTV“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精准入户”的平台优势,围绕惠民服务、产业发展、应急管理三大方向,延伸广电公共服务触角,服务乡村产业振兴。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广播传输覆盖网络,扩大群众受益面

 目前,津市城乡光纤网络农村“户户通”全覆盖工程基本完成,可传输标清、高清、付费等电视频道175套,有线电视和IPTV用户达70530多户,每年为优抚、低保和特困对象等特殊群体减免收视费用近30万元。

 津市将现有“村村响”广播系统升级为应急广播系统,实现省市镇村四级联通,建成市级应急广播指挥中心1处,镇街级广播站9个,村级广播室54个,终端1010个,日常管护确保广播终端在线率达到98%。

 在4A景区重点区域加装音柱,利用应急广播终端实现对旅游景区的实时调度,拓展“应急广播+旅游服务”场景应用,实现广播与视频监控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智慧广电服务乡村振兴和社会综合治理的作用。深度融合津市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智慧广电+智慧渔政”应急广播视播一体平台,实现对城区澧水沿岸37公里范围水域的信息化监管,助推禁渔禁捕工作和防溺水工作。

 (三)提升制播能力建设,打造精彩广电文化

 为了与“文化自信”“对表”,津市将本土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融入广播电视创作生产传播各个环节,让影像津市、智慧广电更广泛更深入地进千家万户,交流引进了包括时政、音乐、生活、健康等诸多内容丰富的5G智慧电台优秀节目。

 围绕津市市委、市政府“6+3+1”重点工作,津市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打造公共服务+文化新高地,以“健康生活·快乐工作”为主题,策划“津市达人汇”大型选秀活动,为津市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活动累计超100万人次观看。

 建立《融媒体中心品牌工作室运营机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工作室,打造“小编带你逛津市”“王子在现场”“小石话津市”“小苏的采访日记”“今天飞哪儿”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四)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优化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效能

 创新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和业务承载形式,设立影音体验、文创展示、电商直播等区间,包含政务接待、市民打卡、惠民利民等多种功能,让群众共享广电融媒文化。

 搭建广电公共服务电商直播平台,举办津市市“兰津有礼”超级主播大赛,助力津市好产品出圈出津,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商”动力。

 升级智慧广电展示大厅,以“智慧广电+旅游服务+城市管理”为重点,打造“津市美景美食文化地图”微信小程序,将津市的美食文化、人文历史与现代科技、时尚设计有机结合,把乡村振兴、红色教育融入文旅地图,实现津市全域旅游的精准营销,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通过“津市样板”看广电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建设经验

 (一)着力强化要素保障

 建立健全机制,明确建设任务、时间安排和资金保障。津市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出台《津市市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一批项目”,补齐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短板,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出台“一套标准”,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规范,保障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创新推进“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实现共建共享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倾力推进智慧广电融合

 津市最新上线两个微信小程序,一个用于定位全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方便用户查询服务站点;另一个用于拓展广电文旅服务场景应用,打造“智慧广电+文旅模式”。“智慧广电+党建”市、镇、村三级全覆盖,津市70%以上的大型会议、电视培训皆通过智慧广电信息平台完成;“智慧广电+智慧渔政”进一步提高各类行为识别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数字赋能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助推提高渔政执法管理效能。

 (三)全力丰富内容供给

 津市融媒体中心积极适应可视化趋势,整合视频生产力量,组建品牌工作室,努力补齐视频生产短板,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全媒体报道:

 《小编带你逛津市》全网阅读量超600万,从“游、食、住、干”展示津市文旅、特色美食、精致街区、园区发展的变化。《图说津市》专栏全网阅读量超百万,展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城市之美、奋斗之美。电视新闻《深耕“院士经济”高端智力驱动创新发展》获评2023年度湖南省广播电视奖二等奖;新媒体系列报道《小编带你逛津市国庆特别报道》获评2023年“新湖南云”县级融媒十大影响力作品;MV《光阴的故事》获评湖南省第九届网络原创视听节目三等奖。新闻专栏《我的幸福在这里》获评省局202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评选扶持节目,大型纪录片《我和我的日子》获得省局2024年第一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