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行业要闻

国际传播新动向:整合聚焦与创新突破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发布日期:2025-01-08 09:00

  
字体:【 | |
分享到:
打印本页

2024年对于广电行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主动求变、加快转变,发展态势明显向好。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工作有力服务外交大局,中国视听海外影响力不断增强。

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工作持续创新,2024年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不断转型,呈现出走向新渠道、打造新格局、传播新内容的特点。本文拟结合最近国际传播领域发生的多个新闻事件来分析行业发展的部分新动向,以期管中窥豹。

一、魔都眼全媒体平台上线:国际传播资源优化组合

2025年1月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外语频道(频道号011)和外语频道HD(频道号110)直播频道正式停播。上海外语频道(ICS)于2008年上线播出,已经持续播出17年。上海外语频道停播后,其现有的全部视听内容和服务功能,将全方位注入魔都眼(ShanghaiEye)全媒体平台,魔都眼着力打造海内外全媒体国际传播旗舰产品。

这是上海电视台大力推进频道频率精简精办、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魔都眼全媒体平台的上线,实现了对全台的国际传播资源进一步统筹协调,轻装上阵。一是,东方卫视将全新推出一档英语新闻杂志节目《ShanghaiEye》,该节目立足上海,面向海内外外籍人士,提供及时有用的服务信息,重点聚焦上海城市生活、财经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讲好中国故事、解释中国现象。二是,魔都眼全媒体平台上线突破了上海外语频道仅覆盖上海本地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将更多优质内容推向全国和海内外,实现从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三是,着力打造国际传播品牌。以“ShanghaiEye LIVE24”命名的视频直播上线海内外多个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根据新华社此前的报道,在海外YouTube平台运营的24小时英语视频直播频道“ShanghaiEye LIVE24”,也登陆国内的看看新闻客户端和看东方客户端,在2025年实现海内外同步播出,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无缝链接海内外用户的生活场景和多屏多端。

魔都眼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的亮相,凸显了广电行业全面打造国际传播品牌的思路,摒弃传统频道运营等重资产投入的方式,轻装上阵,将精力集中于打造适合国际传播的节目,有望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机构的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现象,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英语新闻入驻城市台:新的内外宣一体格局探索

2024年11月30日晚八点,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CDTV-1)上线了一档英语新闻电视栏目Chengdu Today《今日成都》。该档栏目是成都市以国际传播重点基地建设为牵引,加强多渠道立体化对外传播矩阵建设的具体举措。

《今日成都》节目定位于服务在成都的外籍人士,聚焦成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成效,以英语为传播语言,以外籍人士易于接受的故事化、可视化、数据化方式,是在成都的外籍人士了解成都的重要窗口。

借助《今日成都》,当地国际传播中心打造国际传播品牌,将新闻视频化长为短,提炼浓缩,萃取采访素材最精华的主线和内核,关注3分钟黄金传播时间,用国际化的语言和视角讲述现代成都故事。

《今日成都》多渠道播出,强调大小屏融合,一是在国内以电视大屏播出为主,推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深度融合,在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小红书、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扩大受众覆盖面。二是为提升国际影响力,栏目同步在优兔、脸书、X、照片墙等海外社交媒体“Chengdu Plus”国际传播矩阵上分发,为那些关注成都发展机会的国际投资者提供瞭望窗口,帮助更多国际创业者和投资者了解成都的创业生态,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创新资源汇聚成都,推动经济发展,助力招商引资。

《今日成都》栏目的开播,是广电视听新的内外宣一体化格局探索。近年来,无论是剧集、综艺节目、纪录片等视听节目,还是以新媒体平台为代表的视听平台,在海外呈现出从民族性、海外本土化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这是广电视听从对外传播转向国际传播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三十而已》《沉默的真相》等越来越多在海外翻拍的电视剧,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等逐渐在东南亚本土化的原创综艺节目,还是《柴米油盐之上》等越来越多的优秀合拍纪录片,抑或是足迹遍布五大洲的长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的广电机构将打造国际品牌作为传播的首要任务。广电机构从内到外的传播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全球视野为基点的新的内宣外宣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三、优质微短剧、短视频国际传播提速:把脉国际需求才能传得好

短视频、微短剧成为国际传播重要力量。从2019年广电行业开始强化短视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多次举办短视频大赛、组织主题短视频活动,借助海外热门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红利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4年微短剧依赖媒介平台的流量,以高频冲突、极致悬念、夸张反转等抓住观众的注意力,2024年中国微短剧呈现出精品化、主题化态势,并持续回馈大屏,在国内高速扩张的同时畅销海外。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约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超过全年电影总票房收入(450亿元)。根据出海收入规模 Top15 的短剧平台测算,截至2024年10月,出海短剧应用内收入已突破4.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5亿美元以上。北美是微短剧海外付费最多的地区,贡献了全球微短剧海外应用购买收入的60%;东南亚是免费观看次数和APP应用下载量最大的地区。2024年,广电行业开展国际微短剧大赛,遴选优秀微短剧加强国际传播。

短视频、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受到关注,行业加快相关传播,特别是这类“短小精悍”的内容能够抓住海外年轻用户的喜好。短视频微短剧围绕海外用户需求创作传播的模式符合市场规律,可以有效解决中国广电视听节目在海外传播数量提升,但传播的内容与海外观众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这标志着国际传播已经从难以落地的“广播”模式逐渐走向贴近海外用户的“服务”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要闻

国际传播新动向:整合聚焦与创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01-08 09:00:05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朗读

国际传播新动向:整合聚焦与创新突破, 2024年对于广电行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主动求变、加快转变,发展态势明显向好。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工作有力服务外交大局,中国视听海外影响力不断增强。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工作持续创新,2024年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不断转型,呈现出走向新渠道、打造新格局、传播新内容的特点。本文拟结合最近国际传播领域发生的多个新闻事件来分析行业发展的部分新动向,以期管中窥豹。一、魔都眼全媒体平台上线:国际传播资源优化组合2025年1月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外语频道(频道号011)和外语频道HD(频道号110)直播频道正式停播。上海外语频道(ICS)于2008年上线播出,已经持续播出17年。上海外语频道停播后,其现有的全部视听内容和服务功能,将全方位注入魔都眼(ShanghaiEye)全媒体平台,魔都眼着力打造海内外全媒体国际传播旗舰产品。这是上海电视台大力推进频道频率精简精办、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魔都眼全媒体平台的上线,实现了对全台的国际传播资源进一步统筹协调,轻装上阵。一是,东方卫视将全新推出一档英语新闻杂志节目《ShanghaiEye》,该节目立足上海,面向海内外外籍人士,提供及时有用的服务信息,重点聚焦上海城市生活、财经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讲好中国故事、解释中国现象。二是,魔都眼全媒体平台上线突破了上海外语频道仅覆盖上海本地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将更多优质内容推向全国和海内外,实现从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三是,着力打造国际传播品牌。以“ShanghaiEye LIVE24”命名的视频直播上线海内外多个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根据新华社此前的报道,在海外YouTube平台运营的24小时英语视频直播频道“ShanghaiEye LIVE24”,也登陆国内的看看新闻客户端和看东方客户端,在2025年实现海内外同步播出,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无缝链接海内外用户的生活场景和多屏多端。魔都眼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的亮相,凸显了广电行业全面打造国际传播品牌的思路,摒弃传统频道运营等重资产投入的方式,轻装上阵,将精力集中于打造适合国际传播的节目,有望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机构的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现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二、英语新闻入驻城市台:新的内外宣一体格局探索2024年11月30日晚八点,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CDTV-1)上线了一档英语新闻电视栏目Chengdu Today《今日成都》。该档栏目是成都市以国际传播重点基地建设为牵引,加强多渠道立体化对外传播矩阵建设的具体举措。《今日成都》节目定位于服务在成都的外籍人士,聚焦成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成效,以英语为传播语言,以外籍人士易于接受的故事化、可视化、数据化方式,是在成都的外籍人士了解成都的重要窗口。借助《今日成都》,当地国际传播中心打造国际传播品牌,将新闻视频化长为短,提炼浓缩,萃取采访素材最精华的主线和内核,关注3分钟黄金传播时间,用国际化的语言和视角讲述现代成都故事。《今日成都》多渠道播出,强调大小屏融合,一是在国内以电视大屏播出为主,推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深度融合,在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小红书、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扩大受众覆盖面。二是为提升国际影响力,栏目同步在优兔、脸书、X、照片墙等海外社交媒体“Chengdu Plus”国际传播矩阵上分发,为那些关注成都发展机会的国际投资者提供瞭望窗口,帮助更多国际创业者和投资者了解成都的创业生态,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创新资源汇聚成都,推动经济发展,助力招商引资。《今日成都》栏目的开播,是广电视听新的内外宣一体化格局探索。近年来,无论是剧集、综艺节目、纪录片等视听节目,还是以新媒体平台为代表的视听平台,在海外呈现出从民族性、海外本土化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这是广电视听从对外传播转向国际传播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三十而已》《沉默的真相》等越来越多在海外翻拍的电视剧,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等逐渐在东南亚本土化的原创综艺节目,还是《柴米油盐之上》等越来越多的优秀合拍纪录片,抑或是足迹遍布五大洲的长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的广电机构将打造国际品牌作为传播的首要任务。广电机构从内到外的传播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全球视野为基点的新的内宣外宣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三、优质微短剧、短视频国际传播提速:把脉国际需求才能传得好短视频、微短剧成为国际传播重要力量。从2019年广电行业开始强化短视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多次举办短视频大赛、组织主题短视频活动,借助海外热门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红利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2024年微短剧依赖媒介平台的流量,以高频冲突、极致悬念、夸张反转等抓住观众的注意力,2024年中国微短剧呈现出精品化、主题化态势,并持续回馈大屏,在国内高速扩张的同时畅销海外。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约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超过全年电影总票房收入(450亿元)。根据出海收入规模 Top15 的短剧平台测算,截至2024年10月,出海短剧应用内收入已突破4.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5亿美元以上。北美是微短剧海外付费最多的地区,贡献了全球微短剧海外应用购买收入的60%;东南亚是免费观看次数和APP应用下载量最大的地区。2024年,广电行业开展国际微短剧大赛,遴选优秀微短剧加强国际传播。短视频、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受到关注,行业加快相关传播,特别是这类“短小精悍”的内容能够抓住海外年轻用户的喜好。短视频微短剧围绕海外用户需求创作传播的模式符合市场规律,可以有效解决中国广电视听节目在海外传播数量提升,但传播的内容与海外观众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这标志着国际传播已经从难以落地的“广播”模式逐渐走向贴近海外用户的“服务”模式。

2024年对于广电行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行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主动求变、加快转变,发展态势明显向好。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工作有力服务外交大局,中国视听海外影响力不断增强。

广电视听国际传播工作持续创新,2024年广电视听国际传播不断转型,呈现出走向新渠道、打造新格局、传播新内容的特点。本文拟结合最近国际传播领域发生的多个新闻事件来分析行业发展的部分新动向,以期管中窥豹。

一、魔都眼全媒体平台上线:国际传播资源优化组合

2025年1月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外语频道(频道号011)和外语频道HD(频道号110)直播频道正式停播。上海外语频道(ICS)于2008年上线播出,已经持续播出17年。上海外语频道停播后,其现有的全部视听内容和服务功能,将全方位注入魔都眼(ShanghaiEye)全媒体平台,魔都眼着力打造海内外全媒体国际传播旗舰产品。

这是上海电视台大力推进频道频率精简精办、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魔都眼全媒体平台的上线,实现了对全台的国际传播资源进一步统筹协调,轻装上阵。一是,东方卫视将全新推出一档英语新闻杂志节目《ShanghaiEye》,该节目立足上海,面向海内外外籍人士,提供及时有用的服务信息,重点聚焦上海城市生活、财经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讲好中国故事、解释中国现象。二是,魔都眼全媒体平台上线突破了上海外语频道仅覆盖上海本地的局限性,利用互联网将更多优质内容推向全国和海内外,实现从单向传播向交互传播。三是,着力打造国际传播品牌。以“ShanghaiEye LIVE24”命名的视频直播上线海内外多个知名社交媒体平台。根据新华社此前的报道,在海外YouTube平台运营的24小时英语视频直播频道“ShanghaiEye LIVE24”,也登陆国内的看看新闻客户端和看东方客户端,在2025年实现海内外同步播出,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无缝链接海内外用户的生活场景和多屏多端。

魔都眼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的亮相,凸显了广电行业全面打造国际传播品牌的思路,摒弃传统频道运营等重资产投入的方式,轻装上阵,将精力集中于打造适合国际传播的节目,有望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机构的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现象,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英语新闻入驻城市台:新的内外宣一体格局探索

2024年11月30日晚八点,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CDTV-1)上线了一档英语新闻电视栏目Chengdu Today《今日成都》。该档栏目是成都市以国际传播重点基地建设为牵引,加强多渠道立体化对外传播矩阵建设的具体举措。

《今日成都》节目定位于服务在成都的外籍人士,聚焦成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举措成效,以英语为传播语言,以外籍人士易于接受的故事化、可视化、数据化方式,是在成都的外籍人士了解成都的重要窗口。

借助《今日成都》,当地国际传播中心打造国际传播品牌,将新闻视频化长为短,提炼浓缩,萃取采访素材最精华的主线和内核,关注3分钟黄金传播时间,用国际化的语言和视角讲述现代成都故事。

《今日成都》多渠道播出,强调大小屏融合,一是在国内以电视大屏播出为主,推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深度融合,在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小红书、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扩大受众覆盖面。二是为提升国际影响力,栏目同步在优兔、脸书、X、照片墙等海外社交媒体“Chengdu Plus”国际传播矩阵上分发,为那些关注成都发展机会的国际投资者提供瞭望窗口,帮助更多国际创业者和投资者了解成都的创业生态,从而吸引更多国际创新资源汇聚成都,推动经济发展,助力招商引资。

《今日成都》栏目的开播,是广电视听新的内外宣一体化格局探索。近年来,无论是剧集、综艺节目、纪录片等视听节目,还是以新媒体平台为代表的视听平台,在海外呈现出从民族性、海外本土化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特点,这是广电视听从对外传播转向国际传播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三十而已》《沉默的真相》等越来越多在海外翻拍的电视剧,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等逐渐在东南亚本土化的原创综艺节目,还是《柴米油盐之上》等越来越多的优秀合拍纪录片,抑或是足迹遍布五大洲的长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的广电机构将打造国际品牌作为传播的首要任务。广电机构从内到外的传播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全球视野为基点的新的内宣外宣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三、优质微短剧、短视频国际传播提速:把脉国际需求才能传得好

短视频、微短剧成为国际传播重要力量。从2019年广电行业开始强化短视频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多次举办短视频大赛、组织主题短视频活动,借助海外热门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红利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2024年微短剧依赖媒介平台的流量,以高频冲突、极致悬念、夸张反转等抓住观众的注意力,2024年中国微短剧呈现出精品化、主题化态势,并持续回馈大屏,在国内高速扩张的同时畅销海外。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约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超过全年电影总票房收入(450亿元)。根据出海收入规模 Top15 的短剧平台测算,截至2024年10月,出海短剧应用内收入已突破4.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5亿美元以上。北美是微短剧海外付费最多的地区,贡献了全球微短剧海外应用购买收入的60%;东南亚是免费观看次数和APP应用下载量最大的地区。2024年,广电行业开展国际微短剧大赛,遴选优秀微短剧加强国际传播。

短视频、微短剧在海外市场受到关注,行业加快相关传播,特别是这类“短小精悍”的内容能够抓住海外年轻用户的喜好。短视频微短剧围绕海外用户需求创作传播的模式符合市场规律,可以有效解决中国广电视听节目在海外传播数量提升,但传播的内容与海外观众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这标志着国际传播已经从难以落地的“广播”模式逐渐走向贴近海外用户的“服务”模式。